紡織品的製程繁瑣,從無到有流程與細節都須層層把關,才能完美呈現在客戶端.
以下就簡略介紹流程與會產生問題所在.
指定顏色,指定布種,成分所需,幅寬與碼重,訂單數量,是第一步.
顏色的選取基本範圍會有些許落差,範圍約5%是雙方互談的容許範圍
如果打樣色卡與量產的大貨顏色不符合雙方標準,無法交付買方,庫存布就此產生.
指定布種後需要以買方需要的面料去購買原紗交付紡織廠織布.
若是紗線有問題也會影響後面染整的效果,通常最常見的是有橫條產生, 與織布時不明原因造成暫時停機台
所產生出的停車擋.染整後上驗布機台才會發現問題所在,無法交付也會列入庫存布.
幅寬碼重,是當初下訂單時客戶端所要求的,很多原因會造成幅寬碼重無法達到標準,有時客戶端會用再次定型
去完成客戶所需的幅寬碼重,但是有時候完全都救不回來,列入庫存布.....
顏色部分,廠商一定會依客戶端所要求的顏色去染整,很多時候打樣色都可以達標,但是下染缸可能比例配錯,
染出的顏色差異無法接受,這時候也只能打下列入庫存布
後染時加上助劑,如吸濕排汗助劑,抗菌助劑,或是撥水助劑,有時比例拿捏錯誤,會造成本色布下助劑時顏色差異,
再次重染可能會雪上加霜!廠商忍痛只能列入庫存布.
染整時會有一定標準流程,有時牢度廠商會因產品顏色無法達標而降低色彩牢度,
一不小心就會牢度處理不好,這也慘了,如果不在下水洗過牢度,列入庫存布...
有時廠商囤放於工廠內的成品布太多,或是貨主往年訂單下訂超過,大多過一段時間也銷帳完成,
買賣雙方都無爭議情況下,(一般來說以外銷訂單最容易產生)接單廠商會尋求庫存商清除庫存貨
庫存布也會因此產生.
廠商若接到大量訂單,為了如期依序交貨,會大量生產,例如一個月必須出貨1萬公斤,會生產1萬兩千公斤,
以備不時之需,若正常交出大貨,剩下的兩千公斤也不用交其貨主,這兩千公斤也會列入庫存布.
畢竟多的兩千公斤成本也轉嫁到1萬公斤的身上.
最慘也是常常遇到的是,廠商接單,因為下訂後的交期為45-60天.
加班趕工,製程到一半下單貨主取消訂單...廠商慘賠....
原物料,紡織廠,後染加工,都是需要銀兩支付,最不願意收購的庫存布也因此產生..